政治風險不容忽視。
《零日攻擊》是一部 2025 年上演的電視劇,描述中共藉著搜救軍機名義,封鎖台海的故事。
為何要關注《零日攻擊》?
作為一個憂患意識較高的人,我早已做了資產防火牆。對岸對台虎視眈眈並非新聞,除了每天明目張膽的軍機繞台外,近年還透過「灰色行動」得寸進尺。
《零日攻擊》模擬台海進入準戰爭狀態,儘管前綠營立委郭正亮與藍營空軍官校校長張延廷公開表示《零日攻擊》預告片情節與實際戰爭、軍事、政治相當脫節,我們仍需探討準戰爭狀態下民眾的非理性行為:擠兌。

什麼是擠兌?發生機率高嗎?
擠兌是指民眾提領存款金額超過銀行庫存的現鈔,引發的流動性危機。
擠兌將導致民眾領不出錢、銀行限額,嚴重情況下甚至導致銀行破產。2023 年美國矽谷銀行因管理不善而破產;2022 年中國經濟雪崩,各大銀行限額提領至今;俄烏戰爭開打後,烏克蘭 69 間銀行中有 4 間出現擠兌狀況。
擠兌與否,除了與銀行資金流動性有關,也與民眾對局勢的信心有關。當國家進入準戰爭情況,即便中共出師不利,以台灣人囤衛生紙、口罩、快篩劑等非理性戰績,我們依舊不能排除擠兌的可能。
換句話說,無論戰局如何,或許都無法阻止台灣人領錢的決心。
如何避免國內擠兌,以保障資產安全?
即便發生戰爭,烏克蘭依然只有戰區的 4 家銀行產生流動性危機,是各國學習的案例。商周整理其關鍵因素並撰寫了《學著用烏克蘭的救命良方》,結合個人觀點,建議如下。
海外券商開戶持有國際資產
最理想的狀況是持有各國資產。透過投資全球股債平衡型 ETF,我們可避免政治風險發生時,全數資產都在台灣產生擠兌或流動性風險。
具體方法微透過海外券商開戶,我們可以直接持有國際資產,如美股或其他外國股票。這樣的做法有幾個優點:
- 資產多樣化:持有國際資產(如全球股債平衡 ETF)可以降低因國內市場波動而帶來的風險,特別是在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。
- 降低擠兌風險:將資金轉移至海外券商的帳戶,可以避免國內金融機構的擠兌風險,確保資產的安全性。
- 較低的交易成本:許多海外券商提供低手續費甚至免手續費的交易,這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是個吸引人的選擇。
例如美國第一證券 Firstrade 就以 0 手續費為一大賣點,而 eToro 則可購買加密貨幣與全世界其他資產,同時可揭露投資者績效。兩者都是我愛用的海外券商。
擁抱金融科技與區塊鏈
隨著科技的進步,金融科技和區塊鏈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管理和保護資產的方式。以俄烏戰爭前期為例,由於烏克蘭當地銀行出現擠兌,Defi 成為全世界金援烏克蘭的主要管道,間接帶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。
即使你對這些概念不太了解,以下幾點將幫助你理解它們如何為資產保護提供新的可能性。
1.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金融(DeFi)機制
去中心化金融(DeFi)是一種新型的金融系統,它不依賴傳統的銀行或金融機構。想像一下,如果我們可以直接與其他人進行直接交易(點對點),就不需要經過銀行的繁瑣程序,節省時間與費用,這就是 DeFi 的核心理念。
透過支援 DeFi 的金融科技平台,我們可以在網上進行資產管理和交易,這樣可以降低因銀行或金融機構出現擠兌問題而導致的風險。
2. 區塊鏈的不可竄改性
區塊鏈技術是支撐 DeFi 的基礎,它提供了一個安全、透明的環境來記錄交易。區塊鏈就像一本公開的帳本,所有的交易記錄都會被永久保存,且無法被竄改。
不可竄改性在經濟不穩定期間格外重要。例如對岸就有 56 億基金存款不翼而飛的案例,私募基金、託管券商、銀行同時稱不知情,情節離譜至極。
3. 智能合約 DAO
智能合約是一種自動執行的合約,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。當特定條件滿足時,它會自動執行合約的內容。這就像是一個自動化的機器,能夠根據預先設定的規則進行操作。
使用智能合約可以降低交易的成本和風險,因為你不需要依賴第三方來執行合約,資產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,因為所有的交易都是透明的,並且自動進行。
延伸閱讀:《為何台灣金融創新不如人?從 Wise 崛起及 FTX 殞落看台灣立法怠惰》
延伸閱讀:《RedotPay 申請0到1教學!手把手教你刷加密貨幣還送5美金》
延伸閱讀:《活存8~12%怎麼賺?USDT/USDC比銀行活存高35倍》
活用房地產多元融資
如果有多間房,考慮戰爭因素,建議留一間自住,其餘賣房變現,避免一顆飛彈打歪,一生資產變成水泥塊。如果只有一間房,就申請最高額度的理財型房貸,一旦發生風險時,立刻領出。
總結
政治風險不容忽視,烏克蘭發生過擠兌,兵兇戰危的台灣也有可能發生。萬安演習與電視劇《零日攻擊》喚醒民眾的憂患意識,儘管片中內容可能與現實有所出入,我們仍應借鏡烏克蘭,透過海外券商與平台做境外投資、善用金融科技等策略保護資產。